本学期承担了《园林生态恢复技术与实践》和《景观生态恢复设计》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,在网络授课的推动下,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革,现将这段时间教学情况进行简要总结。
一、 授课之前的准备
和很多老师一样,刚开始接触网络教学,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五花八门的直播平台中选择最适合的。最初听了李汉臣老师的讲座,了解到腾讯课堂和雨课堂,随后通过班会测试了腾讯会议。开课前还通过问卷调查和私下聊天,掌握到学生最喜欢的平台是腾讯课堂。因此,本次授课选择了腾讯课堂直播,利用雨课堂进行互动。
由于正式开课之前,网络教学已经有序进行了3周的时间,因此有机会通过听课来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。比如:宽屏PPT的制作、PPT中视频的插入、雨课堂的灵活使用方式、课程考核增加平时成绩比例等等。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踩点进教室、不能及时签到,师生无法面对面造成课堂反馈差等问题。
二、 具体教学改革内容
1、教学内容再梳理
该课程目前暂未形成系统的体系,没有指定参考教材,而且和2016级相比,学时压缩了一半,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。坚持“学生学着有用”的原则,在查找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,更新了教学内容,只保留干货。
2、课件的重新制作
由于学校教室里的多媒体适合播放标准4:3课件,而学生们用来观看网课用的手机和电脑屏幕更适合16:9宽屏PPT。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,针对重新梳理的教学内容,及时制作了宽屏PPT。和标准PPT相比,宽屏PPT更能适应电子屏幕,画面舒服、大气;每页PPT画面可以左右布局,能显示更多更丰富的内容。
3、教学过程改革
遵循“碎、动、减”的教学设计原则,将100分钟的课程按照知识点拆分为4-5个20-30分钟的小节,每个小节穿插问答、习题、讨论等丰富的互动手段,这些互动结果为平时成绩提供了很好的统计方法。此外,要坚持学生能听懂的原则,适当将部分教学内容留到课堂外去自学。
4、考核方式的改革
考核方式为:出勤10%+平时表现30%+期末成绩60%,其中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讨论、习题和作业的完成情况。为了避免学生迟到,要求提前10分钟在雨课堂完成签到。充分利用雨课堂强大的互动功能,在课堂上发送习题,实时统计答案并进行讲解;课下通过发送试卷的形式布置作业,一对一完成批改和辅导。
5、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
在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影响下,有意识的在本课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。在每次课的最后留出5-10分钟,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个小故事。“最好的礼物”,教会大家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,做最勇敢的自己;“只有舍友才懂得默契”,意在让同学们懂得珍惜同学和大学时光;“卫星眼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通过卫星的视角,诉说了全球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同舟共济团结抗疫。此外,根据课程特点,在课堂当中注重生态文明、生态修复思想的带入,让同学们懂得对自然的敬畏,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恢复自然。
三、 未来努力方向
认真听取了于歆杰和战德臣二位老师的精彩讲座,结合自身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,明确以下几点作为未来努力方向:
首先要转变思想,课堂教学应包括教师的“教”和学生的“学”,以此为改革出发点,逐渐恢复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;其次要注重方法和技巧,按照学习效果金字塔,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,多主动学习(教授他人、实践、讨论),少被动学习(视听、阅读、听讲);第三,认真搜寻和本课程相关的慕课资源,将其中有助于知识点理解的片段裁剪下来,用以辅助教学;第四,重视课下辅导,利用雨课堂批改试卷的功能,给学生布置开放式习题,进行线上一对一辅导;第五,继续推进课程思政,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;第六,将线上教学的优势保留到正式开学以后,成功形成线上+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。
在这次疫情大考的推动下,加速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,很多老师也从中发现了新大陆,将各种互动手段应用自如,学生配合参与乐在其中,师生关系更加融洽。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,一定能达到于歆杰老师讲的“知识众筹”的效果,在多人思维的激烈碰撞中创造并产生新知识,共同推动人民文明的发展。
主题词:网课 教学体会
呈报:联系校领导、主管教学校领导、昌黎校区办公室、教务处处长、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
主送:学院班子成员
抄送:各教学部、实验室、办公室(请到办公网站查询)
打印:朱建佳 杨晓玲 校对:李佩忠
园艺科技学院教学督导组 2020年4月14日印发
共印(6份)